搜索
首页 《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议论徒纷纭,反躬乖践履。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议论徒纷纭,反躬乖践履。

意思:感叹现在的人,不是不研究经旨,讨论学生纷纷,反思和实践。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君道和人性的深度思考和感悟,它表达了作者对公平、理性和人性本质的看法。 首先,诗中表达了君道本公平,不分彼此,强调了公正和无私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人心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行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即天理。这些观点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诗中进一步阐述了人的行为是由天赋和气质决定的,其中清浊之分体现了人的性格和行为差异。作者认为,人的行为虽然有善恶之分,但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其初始状态,即人的本性。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本性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此外,诗中还强调了自我修养和自我克制的重要性。作者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自我提升和道德完善。同时,作者也赞扬了朱文公在道德和伦理方面的贡献,认为他是这个时代的楷模。 最后,诗中还提到了颜渊和鲁参的例子,他们都是古代的贤人,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道德和伦理原则。这些例子表明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道德和伦理的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公正、理性和人性本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自我修养和自我克制的重要性。这首诗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道本公平,何尝分彼此。
总只在人心,浑然皆天理。
推原赋予初,所锺均粹美。
贤愚同一辙,所行无意轨。
由其气禀异,於焉有臧否。
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浊者性天蒙,荡然惟给驰。
末虽有善恶,反之即其始。
变化在乎人,虽愚必明矣。
日用无馀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赖纲纪。
居尝语学者,虚名以为耻。
必先由博学,然后能约礼。
颜渊躬四铁,鲁参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议论徒纷纭,反躬乖践履。

关键词解释

  • 纷纭

    读音:fēn yún

    繁体字:紛紜

    短语:缤纷

    英语:diverse and confused

    意思:(纷纭,纷纭)
    亦作“纷云”。
     
     1.多盛貌。<

  • 议论

    读音:yì lùn

    繁体字:議論

    英语:discussion

    意思:(议论,议论)

     1.谓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史记•货殖列传》:“临淄亦海

  • 世人

    读音:shì rén

    繁体字:世人

    英语:(common) people

    意思: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 吁嗟

    读音:yù jiē

    繁体字:吁嗟

    意思: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
      ▶《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
      ▶《文选•谢朓<和王着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 今世

    读音:jīn shì

    繁体字:今世

    英语:this life

    意思:
     1.现代;当代。
      ▶汉·刘向《九叹•愍命》:“惜今世其何殊兮,远近思而不同。”
      ▶北齐·颜之推《颜氏

  • 不究

    读音:bù jiù

    繁体字:不究

    英语:not censure

    意思:不追查;不仔细推求。
      ▶宋·曾巩《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凡姦事虽得有可己者,皆不究。”
      ▶宋·范镇《东

  • 践履

    读音:jiàn lǚ

    繁体字:踐履

    英语:Jianlv (practice)

    意思:(践履,践履)

     1.踩;踏。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