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夜琴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意思:清泠由木性,随着人的内心宁静。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清夜琴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是一首描绘静谧月夜和自然环境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和宁静。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月出鸟栖的夜晚,整个森林都沉浸在寂静之中。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平和的场景,使人感到身临其境。接着,诗人开始描述自己的内心状态,他坐在空旷的森林中,心情闲适,可以弹奏素琴。这种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内心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接下来,诗人开始探讨音乐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清泠的琴音是由木性的本质决定的,而恬澹则是由人的内心状态决定的。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的哲学观。 最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效果。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音乐的声音逐渐消失,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下来。曲罢之后,秋夜更加深沉。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这句话表达了音乐的力量可以感化天地,使世界变得更加清净深沉。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月夜和自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音乐力量的赞美。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清泠

    读音:qīng líng

    繁体字:清泠

    意思:
     1.清凉寒冷。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鸿爌炾以爣阆,飋萧条而清泠。”
      ▶清·汤右曾《登岘山亭至甘泉寺》诗:“休问葡萄拨醅后,甘泉一酌自清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