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朱越》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意思:蓟门秋月隐藏黄色,定期向金陵醉江树。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送朱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远别舟中蒋山暮”,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蒋山,即钟山,在今南京市东。暮色中,友人在船上与远别的恋人依依惜别,情景凄婉。这句诗以山为背景,更显得离别的孤寂和凄凉。 “君行举首燕城路”一句,诗人用“举首”这一动作表达了离别者的依依不舍和迷茫无措。燕城,即燕京,即今北京。友人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离别的无奈。 “蓟门秋月隐黄云”,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蓟门秋夜的景象。黄云,暗指秋天的枯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这句诗描绘了离别后的环境,更加强调了离别的哀伤和凄凉。 最后,“期向金陵醉江树”一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思念。金陵,即今南京,是诗人的故乡。诗人期待着能在金陵再次与友人把酒言欢,醉倒在江边的树下。这句诗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期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将离别的哀伤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远别舟中蒋山暮,君行举首燕城路。
蓟门秋月隐黄云,期向金陵醉江树。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金陵

    读音:jīn líng

    繁体字:金陵

    英语:Nanjing

    意思: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 蓟门

    读音:jì mén

    繁体字:薊門

    意思:(蓟门,蓟门)
    即蓟丘。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古蓟门》:“京师古蓟地,以蓟草多得名……今都城德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是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参见“蓟丘”。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