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伤春》 三更坐月蟾妃觉,十日衔花蝶使怜。

三更坐月蟾妃觉,十日衔花蝶使怜。

意思:三再坐个癞妃觉得,十天衔花蝴蝶使可怜。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伤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东风吹骨软于绵,病沈愁潘煞有权》。从标题开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画面感,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 首联“东风吹骨软于绵,病沈愁潘煞有权”,描绘了诗人病中凄凉、无助的情景。东风吹过,病骨如绵,这是对诗人身体状况的直接描绘,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内心感受。病中之人,愁绪满怀,而“沈愁潘煞有权”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病中情绪的复杂和矛盾。沈愁,即深深的愁苦;潘煞,是古代对病弱之人的称呼,这里借指诗人病中的状态。 颔联“较绿量红花债负,斟浓酌淡酒因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用“较绿量红花”来形容诗人病中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和生机,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和无奈。而“斟浓酌淡酒”则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渴望和无奈,酒能解忧,但诗人却因病无法尽情享受酒的滋味。 颈联“三更坐月蟾妃觉,十日衔花蝶使怜”,笔触转向了想象和象征。诗人想象自己与月、花之间的互动,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和期待。月能给人以安慰,花则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十日衔花”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 尾联“短帽轻衫休拟罢,西山蹋遍柳枝烟”,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决心。即使身体病弱,诗人也决定继续前行,踏遍西山,柳枝在烟雾中摇曳生姿,仿佛预示着诗人的未来充满了未知和可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病中凄凉、无助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风吹骨软于绵,病沈愁潘煞有权。
较绿量红花债负,斟浓酌淡酒因缘。
三更坐月蟾妃觉,十日衔花蝶使怜。
短帽轻衫休拟罢,西山蹋遍柳枝烟。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花蝶

    引用解释

    1.花和蝶。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竹水俱葱翠,花蝶两飞翔。” 北魏 温子昇 《咏花蝶》:“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

    2.犹彩蝶。 唐 高无际 《汉武帝后庭秋千赋》:“一去一来,鬭舞空之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蜺。”

    读音:huā dié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三更

    读音:sān gēng

    繁体字:三更

    英语:depth of the night

    意思:
     1.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

  • 坐月

    读音:zuò yuè

    繁体字:坐月

    意思:
     1.坐于月下。
      ▶唐·李白《北山独酌寄韦六》诗:“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
      ▶清·阮元有《坐月坛坐月》诗。
     
     2.妇女产后一月内休息调

  • 蟾妃

    读音:chán fēi

    繁体字:蟾妃

    意思:指月宫中嫦娥。
      ▶明·祝允明《伤春》诗:“三更坐月蟾妃觉,十日啣花蝶使嫌。”

    解释:1.指月宫中嫦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