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
意思:胸怀静吞下八表,没有登山观水易惊秋。
出自作者[宋]刘镇的《木兰花慢·看纤云护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是一首描绘夜景和抒发情感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色的美丽和静谧,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宽广。
首句“看纤云双月,湛河汉,夜声收”便引人进入一个空灵幽远的夜世界,双月高悬,天河清澈,寂静无声,仿佛可以听到夜的呼吸。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巧妙地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夜晚的神秘和美丽。
“正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玉尘生风、银床坠露、凉叶飕飕,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形象,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夜晚的清新和凉爽。
“襟怀静吞八表,莫登山临水易惊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态度。他心胸宽广,可以静观万物,不因一时的风景而动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愿意沉浸在自然之中,感受它的美丽和神秘。
“闲想多情宋玉,旧来空替人愁”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他闲暇时想起宋玉的悲秋之情,但自己并不会因此而愁苦,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生活。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豁达。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宽广。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豁达,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接下来的《温柔。乡解老秋不。丝竹间秦讴。向橙橘香边,持螯把酒,聊伴清游》是对前诗的延续和发展。它描绘了一个充满温柔乡的秋天夜晚,丝竹之声、秦讴声声、橙橘香、持螯把酒,这些都是秋天的典型意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骚人自应念远,与黄花、评泊晋风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热爱。在这里,诗人将晋代的文人和风流与秋天和音乐联系起来,表达了他对文化和历史的尊重和欣赏。
最后,“明日莼鲈兴动,待寻江上归舟”则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和期待之情。他对于明日的美味莼鲈心生向往,想要寻一艘江上的归舟,这既是他对美食的追求,也是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一个充满美丽和神秘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宽广,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和豁达,以及对文化和自然的敬畏和欣赏。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相关句子
- 临水幽香缥缈。-- 出自《谒金门·春太早》作者:[宋]朱雍
- 登山临水。-- 出自《喜迁莺 词综卷二十六案花草粹编卷十一,依》作者:[元]王特起
- 临水整乌纱。-- 出自《浪淘沙·岸柳可藏鸦》作者:[宋]吴琚
- 宛然临水开时。-- 出自《清平乐 李仁山槛中蟠桃梅 案此下原附李杜山》作者:[元]白朴
- 临水驿。-- 出自《相思引 送范殿临赴黄岗》作者:[宋]贺铸
- 临水驿。-- 出自《相思引 送范殿临赴黄岗》作者:[宋]贺铸
- 此时临水叹。-- 出自《秋日游昆明池诗》作者:[隋]江总
- 山临水。-- 出自《摸鱼儿·甚山灵》作者:[宋]张继先
- 临水窗儿。-- 出自《南乡子·临水窗儿》作者:[宋]向滈
- 看花临水。-- 出自《上林春/一落萦》作者:[宋]晁端礼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玉佩惊秋早。-- 出自《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作者:[元]邵亨贞
- 碧树又惊秋。-- 出自《菩萨蛮·休文多病疏杯酌》作者:[宋]侯置
- 一叶忽惊秋。-- 出自《浪淘沙·一叶忽惊秋》作者:[宋]贺铸
- 纨扇惊秋换。-- 出自《醉春风·陌上轮蹄满》作者:[宋]陈德武
- 惊秋啼。-- 出自《碧云深/忆秦娥》作者:[宋]张辑
- 心事惊秋。-- 出自《累字戏作解愁吟简旧寮》作者:[宋]宋伯仁
- 山路惊秋老。-- 出自《醉花阴·碧玉槎桠金粟小》作者:[宋]丘崈
- 就里襟怀在。-- 出自《虞美人·无情世事催人老》作者:[元]邵亨贞
- 襟怀倜傥。-- 出自《瑞鹤仙·四山秋气爽》作者:[元]元好问
- 付与雪襟怀。-- 出自《木兰花慢·江南春信早》作者:[宋]陈允平
- 襟怀洒落绝纤毫。-- 出自《鹧鸪天 赞举公 泰山志卷十八,载长清县灵严》作者:[元]觉达
- 好襟怀、近日消磨。-- 出自《南楼令/唐多令》作者:[宋]张炎
- 裸袒襟怀无郁闷。-- 出自《凤栖梧》作者:[元]长筌子
- 风度远,襟怀爽。-- 出自《贺新郎·三月桃花浪》作者:[宋]黄人杰
- 眼空八表。-- 出自《六么令·回风带雨》作者:[宋]周密
- 八表以肃清。-- 出自《苦寒行》作者:[魏晋]曹叡
- 震八表,清二仪。-- 出自《梁郊祀乐章庆和》作者:[唐]赵光逢
- 震八表,清二仪。-- 出自《郊庙歌辞·梁郊祀乐章·庆和》作者:[唐]赵光逢
- 輶轩通八表。-- 出自《赠贺左丞萧舍人诗》作者:[隋]江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