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缕曲/贺新郎》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意思:闻道行驰行且止,却听谯楼改鼓。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金缕曲/贺新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端午节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前贤范仲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番江雨后的湖山,莺啼燕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景色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也为接下来的端午节活动营造了氛围。 接着,诗中提到了行骢和谯楼更鼓,暗示了端午节的活动即将开始。作者对阴晴未卜的天气表示担忧,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胸怀壮志,希望能够像小范那样精神饱满地担任开封府的职务。 随后,诗中描述了新治和旧民的情况,表达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扁舟乘风而去,表达了作者想要为民服务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诗中提到了端午节的习俗,采采菖蒲、寄我公扶天路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重归衮、到相圃等词句,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希望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和希望。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谯楼

    读音:qiáo lóu

    繁体字:譙樓

    英语:watchtower; drum tower

    意思:(谯楼,谯楼)
    城门上的瞭望楼。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

  • 更鼓

    读音:gēng gǔ

    繁体字:更鼓

    英语:night drum used by watchman

    意思:报更的鼓声。
      ▶宋·苏轼《次韵定国见寄》:“默坐数更鼓,流水夜自逆。”
      ▶清

  • 道行

    读音:dào héng

    繁体字:道行

    英语:attainments of a Taoist priest

    意思:I

     1.通道。
       ▶《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行且

    引用解释

    将要。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苟加一职荣之耳。非必督责迫蹙令就功役也。贱不敢逆盛指,行且谋引去。”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 康节先生 ﹞《观盛化吟》有云:‘生来只惯见丰稔,老去未尝见乱离。’其子谓乱离之语太过。 康节 嘆曰:‘吾老且死矣,汝辈行且知之。’” 清 戴名世 《<齐讴集>自序》:“余行且归隐故山,终身弗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