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粉泪(56首)》 苏马幽居蒋蔡逃,胡儿拍手汉号啕。

苏马幽居蒋蔡逃,胡儿拍手汉号啕。

意思:苏马隐居蒋蔡州逃,朗拍手汉号啕大哭。

出自作者[现代]陈独秀的《金粉泪(56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涉及到苏马幽居、蒋蔡逃亡、胡儿拍手、汉号啕等历史背景,以及儿皇忠悃、母事皇军等历史人物行为。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苏马幽居蒋蔡逃”一句,描绘了苏马幽居的历史背景。苏马是古代的一个民族,他们居住在幽静的山谷中,而蒋蔡则是这个民族中的一部分人。他们逃亡的原因可能是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也可能是为了逃避皇军的追捕。这一句诗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历史背景,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其次,“胡儿拍手汉号啕”一句,描绘了胡儿拍手、汉人号啕的场景。胡儿是指当时的少数民族,他们可能对皇军的到来感到兴奋和喜悦,而汉人则可能因为自己的家园被侵占而感到悲伤和愤怒。这一句诗通过描绘不同的情感和反应,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接着,“儿皇忠悃应无矢”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儿皇的看法。儿皇是指皇军中的年轻人,他们可能对皇军忠心耿耿,但他们的忠诚是否真的能够得到回报呢?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诚的质疑和反思。 最后,“母事皇军汗马劳”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母爱和战争的反思。母爱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感情,但在战争中,母爱却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和累赘。这一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中母爱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和历史的反思和感悟。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珍视家庭、珍视母爱,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苏马幽居蒋蔡逃,胡儿拍手汉号啕。
儿皇忠悃应无矢,母事皇军汗马劳。
作者介绍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关键词解释

  • 号啕

    读音:háo táo

    繁体字:號啕

    英语:cry loudly

    意思:(号啕,号啕)
    放声大哭。
      ▶《西游记》第十六回:“﹝那和尚﹞对袈裟号啕痛哭,慌得那本寺僧,不敢先睡。”

  • 幽居

    读音:yōu jū

    繁体字:幽居

    英语:seclusion

    意思:
     1.隐居,不出仕。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
      ▶孔颖

  • 拍手

    读音:pāi shǒu

    繁体字:拍手

    短语:拍击

    英语:clap

    意思:两手相拍。多用以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等。
      ▶《太平御览》卷九二四引汉·杨孚《异物志》:“孔雀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