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有寄》 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

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

意思:只有百神朝宝镜,永远没有一点波浪侵犯空船。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秋日有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只有百神朝宝镜,
永无纤浪犯虚舟。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
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作者的名字是上卿。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的诗。 首联“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这里的“丹青未合”可能象征着生命中的未完成和不确定性,而“人间事”则代表了生活中的各种纷繁复杂。作者通过“便回头”这一动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而“见尽人间事”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洞察。 颔联“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借用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这里的“宝镜”可能象征着真理或智慧,而“百神朝拜”则象征着对真理的尊重和追求。作者希望人生能够像宝镜一样保持纯洁和真实,像虚舟一样不受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 颈联“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描述了作者在金陵的游历和经历。这里的“铁瓮”可能是金陵的别称,代表了作者所在的地方。作者在描述自己的经历时,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热爱和尊重。 尾联“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最后两句可能是作者对自己未来的展望,或者是对某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这里的“东去西来”可能象征着人生的不断追求和探索,“人不会”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不能理解这种追求的人的无奈。而“上卿”可能是作者对自己的尊称,“玄洲”则可能代表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丹青未合便回头,见尽人间事始休。
只有百神朝宝镜,永无纤浪犯虚舟。
曾临铁瓮虽分职,近得金陵亦偶游。
东去西来人不会,上卿踪迹本玄洲。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宝镜

    读音:bǎo jìng

    繁体字:寶鏡

    意思:(宝镜,宝镜)

     1.镜子的美称。
      ▶南朝·陈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诗:“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
      ▶唐·刘长卿《春镜》诗:“宝镜凌曙开,含虚

  • 只有

    读音:zhǐ yǒu

    繁体字:衹有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特 单单 独 不过 光 无非 偏偏 只要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百神

    读音:bǎi shén

    繁体字:百神

    意思:指各种神灵。
      ▶《诗•周颂•时迈》:“怀柔百神,及河乔岳。”
      ▶《孟子•万章上》:“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汉书•杜邺传》:“上帝百神收还

  • 虚舟

    读音:xū zhōu

    繁体字:虛舟

    意思:(虚舟,虚舟)

     1.无人驾御的船只。语本《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宋·司马光《酬王安之闻罢真率会》诗:“虚舟非有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