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洛阳春/一落萦》 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

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

意思: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天夜里三更雨。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洛阳春/一落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早晨,对她的爱人深深的思念和期待。 首先,诗的开头,“红纱未晓黄鹂语。蕙炉销兰炷。”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红纱未晓,黄鹂鸣叫,空气中弥漫着焚香的香气。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剩下鸟鸣和香炉的微烟。 “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女子的环境,锦屏罗幕,温暖而舒适,然而“昨夜三更雨”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她可能期待着爱人的归来,但夜雨却无情地打破了她的希望。 “绣帘闲倚吹轻絮。敛眉山无绪。”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的形象,她倚着绣帘,看着飘落的柳絮,心中充满了无绪的愁闷。她的眉头紧锁,仿佛被忧虑和思念所困扰。 “看花拭泪向归鸿,问来处、逢郎否。”这是诗的结尾,女子看着花,擦干眼泪,向归来的大雁询问爱人的消息。这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它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通过环境的描绘和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坚韧和深情。这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它通过女子的视角,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和痛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纱未晓黄鹂语。
蕙炉销兰炷。
锦屏罗幕护春寒,昨夜三更雨。
绣帘闲倚吹轻絮。
敛眉山无绪。
看花拭泪向归鸿,问来处、逢郎否。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锦屏

    读音:jǐn píng

    繁体字:錦屏

    英语:silk screen

    意思:(锦屏,锦屏)

     1.锦绣的屏风。
      ▶唐·李益《长干行》:“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 罗幕

    读音:luó mù

    繁体字:羅幕

    意思:(罗幕,罗幕)
    丝罗帐幕。
      ▶《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绮窗,兰室接罗幕。”
      ▶张铣注:“罗幕即罗帐。”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春寒

    读音:chūn hán

    繁体字:春寒

    造句: >查看更多春寒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