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仪贤堂》 昭明太子欢相行,应与商山四皓同。

昭明太子欢相行,应与商山四皓同。

意思:昭明太子欢相行,应与商山四皓一同。

出自作者[宋]杨修的《仪贤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位老人的形象,他穿着简朴的白发鹑衣,却在讲筵上散发出独特的风采。这个形象让人想起古代的隐士和贤者,他们虽然年纪老迈,但精神矍铄,充满智慧。 首句“两两鹑衣白发翁”直接描绘了老人的形象,用“鹑衣”和“白发”这两个象征着年老的特征,生动地勾勒出一位风烛残年的长者。 “讲筵谈柄坐生风”一句,通过“讲筵”和“谈柄”两个意象,描绘出老人讲课的场景,他坐在讲筵上,谈吐之间,风生风起,生动地表现出他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昭明太子欢相行,应与商山四皓同”这两句则将老人比作古代的贤者,如昭明太子时期的贤者商山四皓,他们虽然年纪老迈,但精神矍铄,充满智慧,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喜爱。这进一步强调了老人的品质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老人形象的描绘和对他的赞美,表达了对长者的尊敬和对智慧的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即使在生活的艰难时刻,也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像诗中的老人一样,活出自己的风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两鹑衣白发翁,讲筵谈柄坐生风。
昭明太子欢相行,应与商山四皓同。

关键词解释

  • 相行

    读音:xiāng xíng

    繁体字:相行

    意思:傧相。
      ▶《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忽内间传命,索催妆诗甚急,而婿所带相行之人,艰涩殊甚。”

    解释:1.傧相。

  • 四皓

    读音:sì hào

    繁体字:四皓

    意思: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鬚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

  • 商山

    读音:shāng shān

    繁体字:商山

    意思:山名。在今陕西·商县东。亦名商岭、商坂、地肺山、楚山。地形险阻,景色幽胜。
      ▶秦末汉初四皓曾在此隐居。
      ▶晋·陶潜《桃花源诗》:“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 昭明

    读音:zhāo míng

    繁体字:昭明

    英语:Zhaoming

    意思:
     1.显明;显着。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传:“昭亦明也。”
      ▶

  • 太子

    读音:tài zǐ

    繁体字:太子

    短语:殿下 皇储 皇太子 储君

    英语:prince

    意思:封建时代君主的儿子中被预定继承君位的人。
      ▶周时天子及诸侯之嫡长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