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思归》 谷鸟缓歌金缕曲,箨龙浑著老莱衣。

谷鸟缓歌金缕曲,箨龙浑著老莱衣。

意思:谷鸟缓歌金缕曲,箨龙浑著老莱衣服。

出自作者[宋]喻良能的《思归》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载怀归不得归,故园想象每依依》是一首对家乡思念之情的抒发。诗人通过描述乡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首联“五载怀归不得归,故园想象每依依。”直接点明诗人长时间不能归乡的困扰和思念之情。颔联“蚕生村落桑黄长,麦熟田家稚子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景象,蚕儿在村落的桑树上慢慢长大,田家的孩子们因为麦子成熟而显得更加健康。这些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颈联“谷鸟缓歌金缕曲,箨龙浑著老莱衣。”诗人用谷鸟的金缕曲和箨龙的穿着老莱衣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家乡的温馨和亲切感。谷鸟的歌声在乡村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故事;箨龙穿着老莱衣的形象,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尾联“一篇未就张衡赋,漫向成均咏式微。”诗人以张衡未完成的赋为引,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无法平息,只能向成均之地咏唱“式微”。这里既有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也有对无法归乡的无奈叹息。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既有对家乡的深情呼唤,也有对无法归乡的无奈叹息,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载怀归不得归,故园想像每依依。
蚕生村落桑黄长,麦熟田家稚子肥。
谷鸟缓歌金缕曲,箨龙浑著老莱衣。
一篇未就张衡赋,漫向成均咏式微。

关键词解释

  • 老莱衣

    引用解释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

  • 老莱

    读音:lǎo lái

    繁体字:老萊

    意思:(老莱,老莱)
    老莱子的省称。
      ▶晋·葛洪《抱朴子•逸民》:“老莱灌园以远之,从其所好,莫与易也。”
      ▶唐·孟郊《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

  • 缓歌

    读音:huǎn gē

    繁体字:緩歌

    意思:(缓歌,缓歌)

     1.见“缓声歌”。
     
     2.指音调柔缓之歌。详“缓歌慢舞”。

    解释:1.见\"缓声歌\"。 2.指

  • 金缕

    读音:jīn lǚ

    繁体字:金縷

    意思:(金缕,金缕)

     1.指金缕衣。
      ▶三国·魏·曹丕《营寿陵诏》:“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前蜀·韦庄《清平乐》词:“云解有情

  • 莱衣

    读音:lái yī

    繁体字:萊衣

    意思:(莱衣,莱衣)
    相传春秋·楚·老莱子侍奉双亲至孝,行年七十,犹着五彩衣,为婴儿戏。后因以“莱衣”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
      ▶南唐·李中《献中书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