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王元裕》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意思:将来如果到不断处,碧树红楼自然逼真。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哭王元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感性的方式描绘了逝去的情感和回忆。 首句“闻说萧郎逐逝川”,诗人以一种悲怆的语调开始,宣告了他心中所深深思念的人——萧郎——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如同流水逝去,再也无法挽回。这种表达方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伯牙因此绝清弦”,借用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暗示着诗人与逝去的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知音之情。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知音的哀痛。 “柳边犹忆青骢影”,诗人用柳树和骢马的形象,描绘出逝去的人在诗人心中的形象。这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已逝之人的深深思念。 “坟上俄生碧草烟”,这一句描绘了坟墓的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哀伤。碧草和烟雾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永恒,但在这个场景中,它们却充满了哀痛和怀念。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这两句诗以一种奇特的比喻,描述了逝去的人在诗书和梦中留下的印象。谢灵运和潘岳都是古代著名的诗人和美男子,他们的特质在诗人的梦中或诗书中得到了体现,暗示着逝去的人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诗人以一种深情的期待和愿望结束,表达了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再次遇见逝去的人,重温过去的回忆。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怀念,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深情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感性的方式描绘了逝去的情感和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哀痛。它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同时也让人对生命和爱情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柳边犹忆青骢影,坟上俄生碧草烟。
箧里诗书疑谢后,梦中风貌似潘前。
他时若到相寻处,碧树红楼自宛然。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碧树

    读音:bì shù

    繁体字:碧樹

    意思:(碧树,碧树)

     1.绿色的树木。
      ▶《列子•汤问》:“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
      ▶南朝·梁·萧统《七契》:“碧树初蕊,绿草含滋。”
      ▶唐

  • 宛然

    读音:wǎn rán

    繁体字:宛然

    短语:宛 若 如同 如 似乎 犹 宛如 似 像

    英语:as if

    意思:
     1.委曲顺从的样子。
      ▶《诗•

  • 红楼

    读音:hóng lóu

    繁体字:紅樓

    英语:red building

    意思:(红楼,红楼)

     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长乐坊

  • 他时

    引用解释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

  • 相寻

    读音:xiāng xún

    繁体字:相尋

    意思:(相寻,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梁·江淹《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北史•源贺传》:“陈将吴明彻寇淮南,歷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