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谯郡宿魏武台下赠罗汝龙》 托宿茅屋下,偃仰徒自论。

托宿茅屋下,偃仰徒自论。

意思:寄宿茅草屋下,俯仰徒自论。

出自作者[明]卢柟的《寓谯郡宿魏武台下赠罗汝龙》

全文创作背景

《寓谯郡宿魏武台下赠罗汝龙》是明朝诗人卢柟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卢柟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卢柟生活在明朝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的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 在这首诗中,卢柟借宿在魏武帝的遗址,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也通过赠与友人罗汝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作者的生活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历史人物的敬仰等多方面因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帝灭金镜,灵氛黯中原。
山川忽破碎,海水日飞翻。
蚩尤拓大旗,时拂紫薇垣。
奸雄窃神器,霸王气并吞。
平台起崷崒,西北眺陵园。
千载乃丘墟,秋风散鸡豚。
尔来值岁暮,感此摧心魂。
托宿茅屋下,偃仰徒自论。
中逢豫章客,夜半延青樽。
酒酣起视笑,飘然虬须掀。
开口复纵横,历历陈万言。
宛若黄河流,奔漰决昆仑。
然诺在一时,逸气惊鸿鹓。
远望江路塞,蛮烽照天门。
誓欲指雄剑,直斩南溟鹍。
而我岂不能,与君同腾鶱。

关键词解释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托宿

    读音:tuō sù

    繁体字:托宿

    意思:(参见託宿)
    寄宿;借住。
      ▶明《杀狗记•家门大意》:“酒人中,聊托宿;诗社内,聊容足。”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幽怪传疑》:“夜不能归,愿托宿,可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