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施山人野居》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意思:高闲真是贵,哪里去找侯王?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题施山人野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篇。 首联“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诗人表达了对于“得道”的无求态度,即顺应自然,无拘无束,随遇而安。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积极谋生,过好自己的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平衡理解,既有精神的追求,又不忽视物质生活的需求。 颔联“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诗人通过描绘春天泥土中的稻秧温暖生长,夜晚灯火下焙茶的香气四溢,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细节和美好。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这里诗人用“水巷”和“松斋”象征着清净和幽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在这样清净的环境中,他过着悠长的时间,几乎没有尘世的纷扰。 尾联“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诗人用“高闲”象征着自由和独立的精神世界,这是他追求的真正宝贵的东西。而这种高闲在哪里都找不到,它不在侯王的宫殿里,也不在市井的繁华中,而是在诗人的心中。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和独立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它告诉我们,生活并不只是追求物质的富足,精神的自由和独立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在何处,我们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高闲之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得道应无著,谋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风尘少,松斋日月长。
高闲真是贵,何处觅侯王?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真是

    读音:zhēn shì

    繁体字:真是

    英语:(idiom) ?it is truly ... ?

    意思:
     1.真对,绝对的正确。
      ▶《庄子•知北游》:“黄帝曰:‘彼无为谓真是也。’”

  • 高闲

    读音:gāo xián

    繁体字:高閑

    意思:(高闲,高闲)
    清高闲适。
      ▶唐·孟郊《忆周秀才素上人时闻各在一方》诗:“浮云自高闲,明月常空净。”
      ▶宋·王禹偁《高闲》诗:“谪居滁上欲何为,唯把高闲度岁时

  • 侯王

    读音:hòu wáng

    繁体字:侯王

    意思:泛指诸侯。
      ▶《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史记•项羽本纪》:“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晋·陆机《五等论》:“汉矫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