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意思:身体渐渐枯萎,事业变得荒芜。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聂秘丞宰桐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悲伤和失落感,融入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无常和友情珍贵的思考。 首联“七载一相见,怳然如路衢。”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长久未见,突然相遇的瞬间,感觉像是在路口偶然碰到,流露出一种惊讶和茫然的情绪。 颔联“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中,诗人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身心的疲惫和事业的荒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往事云过眼,新悲雪染须。”在这里,诗人用比喻的手法,将过去的记忆比作飘过眼前的云朵,而新的悲伤则如同雪花染白了胡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痛苦。 尾联“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最后,诗人描述了与友人短暂的相聚后,明朝又将分别,各自上路,一种深深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深深地描绘了人生的艰辛和友情的珍贵,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七载一相见,怳然如路衢。
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
往事云过眼,新悲雪染须。
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形骸

    读音:xíng hái

    繁体字:形骸

    短语:躯壳 形体

    英语:the human body

    意思:
     1.人的躯体。
      ▶《庄子•天地》:“汝方将忘汝神气,堕

  • 志业

    读音:zhì yè

    繁体字:誌業

    意思:(志业,志业)

     1.志向与事业。
      ▶南朝·梁·沈约《临川王子晋南康侯子恪迁授诏》:“门下侍中临川王·子晋,志业清敏,器尚夷通。”
      ▶明·沈德符《野获编

  • 枯槁

    读音:kū gǎo

    繁体字:枯槁

    短语:干巴巴

    英语:withered and yellow

    近义词: 枯瘠、焦枯、干涸、枯竭、面黄肌瘦、枯瘦、干枯、干瘦、枯萎、

  • 荒芜

    读音:huāng wú

    繁体字:荒蕪

    短语:

    英语:uncultivated

    意思:(荒芜,荒芜)

     1.谓田宅不治,草秽丛生。
      ▶《国语•周语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