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昭君》 汉朝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汉朝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意思:汉朝廷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出自作者[宋]陈杰的《昭君》

全文创作背景

陈杰的《昭君》一诗,创作背景与历史上著名的汉朝和亲事件有关。诗中提到的“千古和戎恨”,就是指汉朝时期,为了与边疆的少数民族保持和平,汉朝皇帝选择将公主嫁给这些少数民族的首领。而“冢青今尚闻”则是指昭君墓至今仍然被人们记得。昭君,即王昭君,是汉朝时期的一位美丽聪慧的女子,被选为和亲公主,远嫁匈奴。 陈杰在诗中通过对昭君命运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感慨,以及对昭君勇敢付出的敬意。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当时的统治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以民族利益为重,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古和戎恨,冢青今尚闻。
汉朝三尺草,埋没几昭君。

关键词解释

  • 昭君

    读音:zhāo jūn

    繁体字:昭君

    意思: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省)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元帝宫人。
      ▶竟宁元年,匈奴·唿韩邪单于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以结和亲,她自请

  • 埋没

    读音:mái mò

    繁体字:埋沒

    英语:oblivion

    意思:(埋没,埋没)

     1.埋在地下;埋藏。
      ▶唐·杜甫《兵车行》:“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