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书隐者壁》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

意思:茂林修长的竹子地,枕石漱流人。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书隐者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是一首描绘山中生活的诗,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和对山中生活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中,“枳棘”指的是荆棘丛生的路旁,而“三径”则是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山中道路的曲折和山中环境的幽静。猿猴与猿猱的结邻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中的宁静和生机。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两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林、石头和流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中画卷。这里的“枕石漱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 “看雨搘藤杖,迎风卸葛巾”两句描绘了山中的生活场景,雨天时撑着藤杖看雨,风大时卸下葛巾防风,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我来怀愧甚,衣上有红尘”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诗人感到自己来山中怀愧疚之心,因为自己身上还沾染着尘世的喧嚣和浮躁。这也反映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和山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枳棘分三径,猿猱结四邻。
茂林修竹地,枕石漱流人。
看雨搘藤杖,迎风卸葛巾。
我来怀愧甚,衣上有红尘。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茂林修竹

    读音:拼音:mào lín xiū zhú

    茂林修竹的解释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词语分解

    • 茂的解释 茂 à 草木旺盛:茂盛。丰茂。 美,有才德:茂士。茂才(即“秀才”)。 有机化合物,环戊间二烯
  • 枕石漱流

    引用解释

    枕山石,漱涧流。喻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三国 魏 曹操 《秋胡行》之一:“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三国志·蜀志·彭羕传》:“伏见处士 緜竹秦宓 ……枕石漱流,吟咏緼袍,偃息於仁义之途,恬淡於浩然之域。” 唐 王勃 《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紫萝山径,居藏胜缘,青松磵户,坐谐幽致,枕石漱流者久之。” 明 唐顺之 《送彭通判致仕序》:

  • 修竹

    读音:xiū zhú

    繁体字:修竹

    英语:tall bamboos

    意思:(参见脩竹)
    长长的竹子。
      ▶《世说新语•企羡》“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刘孝标注引晋·王羲之

  • 流人

    读音:liú rén

    繁体字:流人

    英语:person who lives in exile; exile

    意思:
     1.被流放的人。
      ▶《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