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旅中杂兴五首》 少慕隐逸人,开口谈四皓。

少慕隐逸人,开口谈四皓。

意思:年轻时向往隐逸人,开口谈四皓。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旅中杂兴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隐逸生活和崇尚古代贤人。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古代隐士的向往,以及他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思和不满。 首句“少慕隐逸人,开口谈四皓”,表达了诗人年轻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贤人四皓的敬仰。四皓是秦末汉初的四位著名隐士,他们拒绝了刘邦的征召,后来辅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协助处理朝政,成为当时备受尊敬的人物。 “及今闻其风,尚愧刘德老”,诗人如今听到四皓的风范,深感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他感到自己与刘德老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诏恩虽与官,辞避犹却扫”,诗人在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也表达了对朝廷恩赐的感激之情。然而,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朝廷给予他官职,他也愿意辞去职务,过上清静无为的生活。 最后,“不应吏部门,皇皇踏泥潦”,诗人表示自己不会去官府任职,也不会去踩踏泥泞的道路去接受官职。他宁愿孤独地过上清静无为的生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去追求名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通过描绘古代贤人的风范和自己的态度,诗人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慕隐逸人,开口谈四皓。
及今闻其风,尚愧刘德老。
诏恩虽与官,辞避犹却扫。
不应吏部门,皇皇踏泥潦。

关键词解释

  • 四皓

    读音:sì hào

    繁体字:四皓

    意思:
     1.指秦末隐居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甪,一作角)、绮里季、夏黄公。四人鬚眉皆白,故称商山四皓。
      ▶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用张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高祖以太

  • 隐逸

    读音:yǐn yì

    繁体字:隱逸

    英语:live in seclusion

    意思:(隐逸,隐逸)

     1.犹隐居;隐遁。
      ▶《汉书•何武传》:“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

  • 开口

    读音:kāi kǒu

    繁体字:開口

    短语:说 讲 说话 语 言语 张嘴 谈话 操 言 出口 道 开腔 叙 提 说道 云 谈 讲话 唠 摆 曰 称

    英语:open one\'

  • 口谈

    读音:kǒu tán

    繁体字:口談

    意思:(口谈,口谈)
    亦作“口谭”。
     
     1.口头谈论;口头谈说。
      ▶《庄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汉·王充《论衡•定贤》:“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