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
                        
                         
                            
意思:一向与白天公心印合,每当想起秦意珠圆。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参寥寄少游?或谓为释元净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禅者的赞美诗,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的敬仰之情。
首联“岩栖木石已皤然,交旧何人慰眼前。”描绘了诗中人的形象,他像栖息在山岩上的树木石头一样已经变得苍老,曾经的交游旧友如今在何处慰藉眼前的孤独呢?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中人的形象,表达了他的孤独和寂寥,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事的不再关心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素与昼公心印合,每思秦子意珠圆。”表达了诗中人与昼公心灵相通,与秦子心意相印,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统一。这一联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进一步强调了诗中人的内心平静和与世无争的品质。
颈联“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描绘了诗中人曾经在月下漫步、拄着手杖穿过云雾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他的闲适和自在。同时,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中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于山林生活的热爱。
尾联“台阁山林本无异,故应文字不离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中人认为台阁和山林并无太大区别,因为它们都代表着内心的平静和自然的美景。文字和禅理是相通的,这也是诗中人追求内心平静的方式之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中人的形象和经历,表达了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崇高境界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和谐统一、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