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孙徵赴云中》 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意思:匈奴攻破尽看你回家,金印酬报功劳像斗一样大。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送孙徵赴云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无畏、威武雄壮的黄骢少年,他身经百战,勇猛无敌,如今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去往边疆,打击敌寇。诗中通过对黄骢少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首联“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百战曾夸陇上儿”,通过描绘黄骢少年的形象和战斗场面,展现了其勇猛无敌的特点。黄骢是一种名贵的马,少年则是指年轻力壮的人,舞双戟则是表现其武艺高强。这一句表达了黄骢少年在战斗中的威武雄壮,使旁人皆为之退避。 颔联“一身复作云中客,寒风动地气苍芒”,写出了黄骢少年不畏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他一身戎装,踏上征程,面对苍茫大地和寒风刺骨,毫无惧色。这一联既描绘了边疆环境的艰苦,又表现了黄骢少年不屈不挠的精神。 颈联“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进一步表现了黄骢少年的战斗生活。在军营中敲石取火,在河边破冰取水,表现了黄骢少年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岗位、奋勇杀敌的精神。 尾联“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翦应碎。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表达了诗人对黄骢少年的高度赞扬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黄骢少年率领前锋直指阴山之外,将敌人打得粉碎。诗人相信,在黄骢少年的英勇战斗下,国家将取得胜利,而他也将得到相应的奖赏。 整首诗通过对黄骢少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诗中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战斗场面的刻画,展现了黄骢少年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骢少年舞双戟,目视旁人皆辟易。
百战曾夸陇上儿,一身复作云中客。
寒风动地气苍芒,横吹先悲出塞长。
敲石军中传夜火,斧冰河畔汲朝浆。
前锋直指阴山外,虏骑纷纷翦应碎。
匈奴破尽看君归,金印酬功如斗大。
第一百九十卷
作者介绍 朱淑真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金印

    读音:jīn yìn

    繁体字:金印

    英语:golden seal

    意思:
     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
      ▶《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栾大)为五利

  • 匈奴

    读音:xiōng nú

    繁体字:匈奴

    短语:戎 蛮 壮族 犹太 满族 虏 夷 狄 胡

    英语:Hun

    意思:称胡。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
      ▶战国时游牧于

  • 斗大

    读音:dǒu dà

    繁体字:鬥大

    意思:
     1.大如斗。对小的物体,形容其大。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周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繫肘后。’”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下:“不能如介子·定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