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捣衣曲》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意思: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捣衣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情感和思念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首先,诗中通过描述“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来描绘秋天的夜晚,砧板和杵棒的声音在秋风中回荡,营造出一种寂寥而凄美的氛围。接着,“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露水在庭院中凝结,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在描述人们的行为和情感时,“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描绘了人们在秋夜中忙碌的身影和佩戴的装饰,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忙碌和热闹。而“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则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他们通过听到寒雁的叫声和候虫的鸣叫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最后,“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则表达了人们对战争和离别的担忧和无奈。天狼星的锋芒、虎落的相攻都暗示着战争的威胁和人们的离别之苦,而装满信件的箱子却不知道寄往何处,表达了人们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秋天的美丽和寂寥,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
长裾委襞积,轻珮垂璁珑。
汗余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雁,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秋律

    读音:qiū lǜ

    繁体字:秋律

    意思:古人以四季与十二律相配,因称秋季为秋律。
      ▶南朝·齐·王融《寒晚敬和何徵君点》:“疏酌候冬序,闲琴改秋律。”
      ▶唐·孟郊《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诗:“百虫笑秋律,清削月夜闻

  • 凄风

    读音:qī fēng

    繁体字:凄風

    意思:(凄风,凄风)

     1.寒风。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杜预注:“凄,寒也。”
      ▶《后汉书•寇荣传》:“臣奔走以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