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意思:一株古树倾斜墙东,形状像峨嵋山顶千岁万岁的枯死松树。
 
                        
                        
                        
                        出自作者[宋]汪炎昶的《壁间古木新篁影有可爱走笔戏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韦偃的古松和石恪的枯竹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这两幅画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首联“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直接赞美了画家的天赋和技巧,将古松和枯竹这两幅天然画作描绘得如同在眼前。
颔联和颈联则是对古松和枯竹的具体描绘。“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和“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古松的形象,它倾斜在墙上,形状如同峨嵋山巅千年万年的枯松,又带有一种孤独和坚韧的气质。而枯竹则被描绘为“旁有笛材拔孤玉”,形象生动,带着露水和风,更显得清新自然。
随后,诗人通过“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一句,表达了对画家创作技巧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艺术创作的深深敬仰。
最后,“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诗人似乎在开玩笑地尝试从壁间摹写这两幅画,力求将每一枝每一叶都无遗地描绘出来。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比喻生动,将两幅画作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对艺术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画家技巧和艺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