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意思:香帐簇成排窈窕,金属针穿过罢任婵娟。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七夕》

全文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罗隐的《七夕》诗的创作背景与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有关。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相传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罗隐在七夕这一天,可能看到民间妇女向织女乞求智慧和巧艺的场景,有所感触,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同时,罗隐所处的唐朝社会动荡,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诗人很可能借七夕这个节日,通过诗歌来抒发对人间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批判。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成排

    读音:chéng pái

    繁体字:成排

    意思:整齐地列成几排。
      ▶茅盾《子夜》七:“有几处耸立云霄的高楼在雾气中只显现了最高的几层,巨眼似的成排的窗洞内闪闪烁烁射出惨黄的灯光。”

    解释:

  • 金针

    读音:jīn zhēn

    繁体字:金針

    英语:acupuncture needle; dried day lily flower

    意思:(金针,金针)
    亦作“金鍼”。
     
     1.针的

  • 婵娟

    读音:chán juān

    繁体字:嬋娟

    短语:仙女 嫦娥 仙子 花 美人 尤物 娥 天仙 淑女 绝色 美女 佳人 国色天香

    英语:lovely wowan

    意思:

  • 香帐

    读音:xiāng zhàng

    繁体字:香帳

    意思:(香帐,香帐)
    芳香的帏帐。
      ▶唐·罗隐《七夕》诗:“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解释:1.芳香的帏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