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诸将入朝(四首)》 马上朝来横吹曲,梅花一半是吴声。

马上朝来横吹曲,梅花一半是吴声。

意思:马上朝来横吹曲,梅花一半是吴声。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诸将入朝(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年生长在边城,介胄南征虮虱生。马上朝来横吹曲,梅花一半是吴声。》是一首描绘边疆生活、表达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的诗。 首句“少年生长在边城”直接点明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份——一个在边疆城市成长的少年。边城,通常与战争、苦寒、危险等词汇联系起来,这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壮的基调。而“介胄南征”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职业——一个身着盔甲、保卫国家、南征北战的少年士兵。诗中的“介胄”,指的是铠甲,用以描绘战争的残酷和诗人的坚毅。而“虮虱生”则形象地描绘了战时生活的艰辛,虮虱,是衣服上的虱子和皮屑,却也是生命的象征,它们在战火中摇曳,见证了诗人的坚韧和毅力。 第二句“马上朝来横吹曲”描绘了诗人在马背上度过的日常生活,朝来,即早晨,横吹曲,一种军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战斗生活的常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豪迈和悲壮的气息。 “梅花一半是吴声”一句,诗人巧妙地将战争与梅花联系起来。吴声,指的是江南的音乐风格,清新、柔和、悠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尽管身处战争,但诗人仍然能从梅花的美丽中感受到一丝安慰,因为那一半的梅花是在和平的江南环境中生长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生长在边城,介胄南征虮虱生。
马上朝来横吹曲,梅花一半是吴声。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朝来

    读音:zhāo lái

    繁体字:朝來

    意思:(朝来,朝来)
    早晨。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元·顾德辉《青玉案》词:“晴日朝来升屋角,树头幽鸟,对调新语,语罢双

  • 横吹

    读音:héng chuī

    繁体字:橫吹

    意思:(横吹,横吹)

     1.乐器名。即横笛。又名短箫。
      ▶唐·王维《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诗:“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宋·王安石《和农具诗十

  • 梅花

    读音:méi huā

    繁体字:梅花

    短语:

    英语:plum blossom

    意思:
     1.梅树的花。早春先叶开放,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是有名的观赏植物。

  • 马上

    读音:mǎ shàng

    繁体字:馬上

    短语:立 就 随即 迅即 眼看 应时 这 当时 旋踵 即 及时

    英语:immediately

    意思:(马上,马上)

  • 吴声

    读音:wú shēng

    繁体字:吳聲

    意思:(吴声,吴声)
    泛指吴地民间歌曲。亦特指古乐府清商曲中的吴声歌曲。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玄问羊孚:‘何以共重吴声?’羊曰:‘当以其妖而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