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琵琶亭》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意思:白居易曾被这个长江边,已经叹息天涯泪潸然。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琵琶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首先,诗的开头“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诗人通过引用白居易曾被贬谪到这条江边的历史,表达了对白居易遭遇的同情和感慨。这里的“天涯”并非指地理上的距离,而是象征着远离朝廷、远离权力的地方,也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无奈。 其次,“今日始知予罪大”,诗人通过引用自己的罪过之大,来对比白居易的遭遇,进一步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这里的“罪大”并非指实际的罪行,而是指被贬谪到远离家乡和亲人的地方,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是难以言表的。 最后,“夷陵此去更三千”,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被贬谪到夷陵(即夷陵州,今湖北宜昌),距离京城三千里的路程,来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更三千”不仅是指距离的遥远,更是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白居易的遭遇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白居易的同情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乐天

    读音:lè tiān

    繁体字:樂天

    短语:乐观主义 有望 开阔 无忧无虑 自得其乐 达观 开展 明朗

    英语:optimism

    意思:(乐天,乐天)

  • 天涯

    读音:tiān yá

    繁体字:天涯

    短语: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

    英语:skyline

    意思:犹天边。指极远的地方。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

  • 泫然

    读音:xuàn rán

    繁体字:泫然

    英语:fall; trickle

    意思:
     1.流泪貌。亦指流泪。
      ▶《礼记•檀弓上》:“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不脩墓。’”宋·梅尧臣《淮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