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谨和大人喜晴》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意思:喜欢动朝行花底散,愁销旷野苇间缘。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谨和大人喜晴》

全文创作背景

《谨和大人喜晴》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天气状况有关。在诗中,洪咨夔描述了雨后放晴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通过诗歌,他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莫测,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的创作背景往往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因此,在理解诗歌时,还需要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和生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脚如麻日日然,垂成生恐坏丰年。
九重肸蚃通方寸,一点光明遍大千。
喜动朝行花底散,愁销野次苇间缘。
奄观銍艾霜风晚,重厌牛车倍费鞭。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朝行

    读音:cháo xíng

    繁体字:朝行

    意思:朝列。
      ▶唐·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又知李侯竟不顾,方冬独入崔嵬藏。我今进退几时决,十年蠢蠢随朝行。”
      ▶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

  • 散愁

    读音:sàn chóu

    繁体字:散愁

    意思:排遣愁闷。
      ▶唐·杜甫《简吴郎司法》诗:“却为姻娅过逢地,许坐曾轩数散愁。”
      ▶明·刘基《再用韵答严衍二上人》:“散愁漫入高僧舍,乘兴还过野老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