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景彝诮扶出者》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

意思:学习能苦自己琢磨,《诗》、《书》腹部纵横。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和景彝诮扶出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决心,以及对于社会不公的抗议。诗中描绘了一个志士,他以公卿之位为重,怀抱奇节,追求学问和知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社会现状。 首段描述了天子对于秀才的重视,以及场屋轻的现象,暗示了社会对于知识分子的轻视。第二段描述了志士刻苦学习,诗书满腹,表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段描绘了志士的困境和挣扎。他被误解,被嘲笑,甚至被束缚,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他关心那些和他一样的弱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他们的命运。他拒绝利禄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面临屈辱和牺牲也在所不惜。 整首诗充满了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抗议和对弱者的同情。它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也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决心的诗篇,它激励人们追求真理,坚守原则,关心他人,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
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
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
诃卒闚其旁,执衣来叩楹。
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
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
利禄非可苟,辱甚舍拂烹。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诗书

    读音:shī shū

    繁体字:詩書

    英语:Confucian classics

    意思:(诗书,诗书)

     1.《诗经》和《尚书》。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

  • 纵横

    读音:zòng héng

    繁体字:縱橫

    英语:(n) length and width

    意思:(纵横,纵横)
    I
    亦作“纵衡”。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