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再和二首》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意思:罪言著就深藏在取,自笑狂生壮志不。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再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少小从军事袴鞾,只今庙算主通和。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是一首典型的七言律诗,它以一种沉郁而深情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从军生涯的怀念,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以及对岁月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首联“少小从军事袴鞾,只今庙算主通和。”描绘了诗人年轻时从军的情景,而如今庙堂之上的策略主旨在于和平。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从军生涯的怀念,也暗示了如今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再需要武力解决纷争。这种对比,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颔联“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借用动物的生活习性来描绘社会现状。胡人来袭,百姓匆忙筑起三个洞穴以自保;然而百姓流离失所,家园荒芜,蜜蜂也只筑了一个蜂窝。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也揭示了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状。 颈联“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风光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读书误人的认识。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有对知识误导人的批评,体现了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尾联“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在自我嘲笑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壮志的悔恨和无奈。诗人认为自己著述的言论深藏不露,而自己这个狂妄的读书人却空有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对自己未能实现壮志的自嘲,也有对未能改变社会现状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过去从军生涯、社会现状、年老体衰、知识误导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知识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小从军事袴鞾,只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壮志

    读音:zhuàng zhì

    繁体字:壯誌

    短语:抱负 理想 雄心 志 志向 心胸 远志

    英语:(adj) great goal; magnificent aspiration

  • 狂生

    读音:kuáng shēng

    繁体字:狂生

    英语:bohemian young scholar

    意思:
     1.无知妄为的人。
      ▶《荀子•君道》:“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

  • 罪言

    读音:zuì yán

    繁体字:罪言

    意思:《新唐书•杜牧传》:“刘从谏守泽潞,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
      ▶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亡术,复失山东,鉅封剧镇,所以繫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