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落叶》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意思:花开叶落需要强喝醉了,壮士怎么忧虑常落魄。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落叶》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风暴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百态的感慨和思考。诗中以秋雨风暴为背景,通过描绘树木、垂杨、菊花等自然景物的状态,表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生命的坚韧。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怀,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起伏、功名利禄的看法,以及壮士不惧落魄的豪情壮志。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想象力。同时,诗歌的语言流畅自然,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百态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思想深度,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雨与风相喷薄,树木可能无叶落。
琅玕散漫不可收,野步满船谁扫掠。
垂杨千树旧所惜,颜色易衰由力弱。
空条尚舞不自休,物意岂能知索寞。
菊花虽开能几许,新酒纵酸犹可酌。
朱颜久已拚销减,岂有功名堪写貌。
衣冠尘土欲更洗,其奈满堤河水浊。
花开叶落须强醉,壮士岂忧常落魄。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强醉

    读音:qiáng zuì

    繁体字:強醉

    意思:(强醉,强醉)
    勉强醉饮。
      ▶前蜀·韦庄《对酒赋友人》诗:“乱离俱老大,强醉莫霑襟。”
      ▶宋·苏轼《寄刘孝叔》诗:“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 壮士

    读音:zhuàng shì

    繁体字:壯士

    短语:大力士 斗士

    英语:hero

    意思:(壮士,壮士)

     1.意气豪壮而勇敢的人;勇士。
      ▶《战国策•

  • 落魄

    读音:luò tuò

    繁体字:落魄

    英语:abjection

    意思:I
    失去魂魄。比喻惊慌失措。
       ▶冰心《南归》:“他失魂落魄似的,一天哭好几次。”
       ▶《花城》198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