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久雨言怀》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意思:沉灰恐怕青蛙生灶,背土深防蚁漏堤。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次韵久雨言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雨后天气变化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描绘了雨势连绵不断,雨水浸湿了田野,云层低垂,仿佛压低了城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将雨势和云层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进一步描述了雨后的景象。这里用“蛙生灶”和“蚁漏堤”来比喻雨水对房屋和堤坝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感慨。 颈联“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描绘了人们在雨后寻求避冷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晴天的期盼。这里用“炭兽”和“旌霓”来比喻温暖和晴朗,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诗人通过表达对朋友的关心,表达了对远行的朋友的支持和祝福。这里用“残霞却照西”来比喻朋友即将远行,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支持和祝福。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久雨涔{左雨右资}浃甸圻,层云晻暧压城低。
沈灰将恐蛙生灶,负土深防蚁漏堤。
避冷竹窗烘炭兽,祷晴琳馆抗旌霓。
知君方欲行千里,早晚残霞却照西。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沈灰

    读音:shěn huī

    繁体字:瀋灰

    意思:
     1.指沉埋于昆明池底的黑灰。附会为佛教所谓“劫灰”。语出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上•竺法兰》:“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唐·李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