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叹二首》 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

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

意思:事实逐渐消除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自叹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身体衰弱,睡眠减少,实事渐消而虚事仍在,腰带闪耀却身体渐衰的景象。诗中的主人公形象显得有些落寞,但仍有坚强的一面,尤其是在闲暇行走的时候,心情并未落到不如人的地步。 诗歌首先通过“形羸自觉朝餐减,睡少偏知夜漏长”描绘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不佳,早餐食量减少,睡眠不足,夜晚的时间显得特别漫长。这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接着,诗人通过“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现实处境。实际的事物逐渐消失,而虚无的事物却仍然存在,腰间的银鱼金带闪耀着光芒。这里的“银鱼金带绕腰光”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身份的高贵和荣耀,但同时也反映了身体的衰弱。 然后,诗人通过“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药频”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的衰老和身体衰弱。头发渐渐脱落,早晨梳头也感到懒倦,双眼在春天里感到昏暗,需要频繁点药。这些细腻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 最后,诗人通过“唯有闲行犹得在,心情未到不如人”表现了主人公的坚强和积极的一面。尽管身体衰弱,但仍有闲暇行走的能力,心情也并未落到不如人的地步。这里的“心情未到不如人”表现了主人公的乐观和自信,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人生衰老和身体衰弱的一面,但同时也表达了乐观、自信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形羸自觉朝餐减,睡少偏知夜漏长。
实事渐消虚事在,银鱼金带绕腰光。
二毛晓落梳头懒,两眼春昏点药频。
唯有闲行犹得在,心情未到不如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银鱼

    读音:yín yú

    繁体字:銀魚

    短语:海鳗 鳕鱼 蝾螈 肺鱼 刀鱼 文昌鱼 鲱鱼 白鲑 带鱼 鲶鱼 飞鱼 梭子鱼 电鳗 美人鱼 沙丁鱼 虹鳟鱼 翻车鱼 鲢鱼 鲍 金枪鱼

    英语:

  • 实事

    读音:shí shì

    繁体字:實事

    意思:(实事,实事)

     1.真实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虚名不以借人,况实事乎!”汉·王充《论衡•对作》:“世俗之性,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何

  • 鱼金

    引用解释

    指紫金鱼袋。 唐 张祜 《雁门太守行》:“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 雁门 山边骨成灰。”

    读音:yú jī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