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少华崩》 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

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

意思:六社居民都沉没,九个泉磐石尽飞翻。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闻少华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力量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一种能够改变世界、力挽狂澜的力量的崇敬。 首句“变化无踪倐忽间,力回天地不为难”直接描绘出这种力量的无所不在和难以捉摸,它可以在瞬间改变世界,甚至扭转乾坤。第二句“若教施展巨灵手,岂止轩腾少华山”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力量如同巨灵手一般强大,能够推动如同少华山一样的地方腾飞。 接下来的诗句“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力量的破坏性,它能够让一个社区的人全部覆灭,也能让深埋地下的石头飞起。这种力量既能够带来改变和破坏,也让人对它既敬又怕。 然而,诗的结尾“刍荛一句能收采,尧舜之时自可攀”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力量的理解和希望。作者认为,即使这种力量如此强大,如果能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利用,它也可以为人类带来正面的改变,就像在尧舜时期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美了一种强大而矛盾的力量,既表达了对这种力量的敬畏,又寄寓了对它能够为人类带来正面的改变的希望。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变化无踪倐忽间,力回天地不为难。
若教施展巨灵手,岂止轩腾少华山。
六社居民皆覆没,九泉磐石尽飞翻。
刍荛一句能收采,尧舜之时自可攀。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磐石

    读音:pán shí

    繁体字:磐石

    意思:(磐石,盘石)

     1.厚而大的石头。比喻稳定坚固。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巖岖参差,从横相追。”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

  • 覆没

    读音:fù mò

    繁体字:覆沒

    英语:annihilated

    意思:(覆没,覆没)

     1.倾覆沉没。多指舟船。
      ▶《三国志•魏志•杜畿传》:“故尚书僕射杜畿,于孟津试船,遂致

  • 九泉

    读音:jiǔ quán

    繁体字:九泉

    短语:冥府 阴间 黄泉

    英语:the nether world

    意思:
     1.犹黄泉。指人死后的葬处。
      ▶汉·阮瑀《

  • 居民

    读音:jū mín

    繁体字:居民

    短语:居住者

    英语:inhabitant

    意思:
     1.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
      ▶《战国策•楚策一》:“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 飞翻

    读音:fēi fān

    繁体字:飛翻

    意思:(飞翻,飞翻)

     1.飞翔翻腾。
      ▶汉·王粲《赠蔡子笃》诗:“苟非鸿鵰,孰能飞翻。”
      ▶唐·曹唐《长安客舍叙邵陵归宴寄永州萧使君》诗之二:“不知何路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