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双凫观》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意思:山下溪流照城市,幽庭柏子风自落。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双凫观》

全文赏析

这首诗《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生命状态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对山下的溪流、幽静的庭院、古老的祭坛以及自落的柏子和黄雀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悠然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首句“山下溪流照城郭”描绘了山脚下清澈见底的溪流映照着城市轮廓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 “幽庭柏子风自落”则描绘了幽静庭院中风吹过,柏子纷纷掉落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触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气氛,让人感受到庭院的深邃和神秘。 “古坛苍藓少人行”这句诗通过古祭坛上苍藓丛生,很少有人行走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沉淀。这句诗也让人思考人类与自然、历史与现在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句“不见双凫见黄雀”则通过描绘看不见成对的野鸭却看到了黄雀的场景,进一步表达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的丰富性。这句诗也暗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生命。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命状态,传递出一种宁静、悠然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同时也通过对人、自然和历史的思考,传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下溪流照城郭,幽庭柏子风自落。
古坛苍藓少人行,不见双凫见黄雀。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柏子

    读音:bǎi zǐ

    繁体字:柏子

    英语:cedar seed

    意思:即柏子香。
      ▶明徐霖《绣襦记•竹林祈嗣》:“瑞草满瑶阶,白鹤飞来,香焚柏子碧云开。”
      ▶清·澹归《风流子•上元风

  • 城郭

    读音:chéng guō

    繁体字:城郭

    英语:inner and outer city walls

    意思:亦作“城廓”。
     
     1.城墻。城指内城的墻,郭指外城的墻。
      ▶《逸周

  • 溪流

    读音:xī liú

    繁体字:溪流

    短语:细流 小溪

    英语:stream

    意思:山中小水流。
      ▶宋·陆游《寄子虞》诗:“山色春寒淡,溪流宿雨通。”
      ▶叶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