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并马曲江游,曾到慈恩塔上头。
意思:年轻人和马曲江游,曾到慈恩塔上头。
出自作者[宋]周南的《同年葛签挽章》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重的悲怀之调,描绘了作者年华已逝、人生已半百的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宦海沉浮的感叹。
首句“少年并马曲江游,曾到慈恩塔上头。”描绘了作者年轻时的场景,那时他与朋友并马游历曲江,曾经登上慈恩塔。这种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充满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
“过眼流光真露电,惊心宦海半沉浮。”这两句诗表达了年华已逝、人生已半百的悲凉之感。流光如电,过眼即逝,而宦海沉浮,让人惊心。这里既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现在的感叹。
“君今又隔重泉梦,世事嗟伤逝水流。”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年华已逝、人生已半百的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叹。作者无法再与逝去的朋友重逢,只能感叹世事如流水,逝去不返。
“独立东风数华发,不堪春草起离愁。”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春风中独立,头发已经花白,无法承受春草带来的离别之愁。这种描绘将诗人的悲凉之情推向了高潮,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年华已逝、人生已半百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重的悲怀之调,表达了作者年华已逝、人生已半百的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宦海沉浮的感叹。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