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教石佛能谈妙,应有石人来点头。
意思:如果教石佛能谈美妙,应该有石人来点点头。
出自作者[宋]家铉翁的《寂照石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溪上的石人和山中的石佛,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首句“溪上石人何往矣”,诗人以溪上的石人为引子,询问石人“何往矣”,表达了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的感慨。石人可能象征着那些曾经存在过的人或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也终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第二句“山中石佛是其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石佛,指出它们是石人的后代,象征着永恒的存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永恒和不变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永恒的境界。
第三句“若教石佛能谈妙”,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石佛能够开口谈论宇宙的奥秘,那么就会有石人来听它的话并点头。这里诗人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石佛比作智慧的象征,而石人则代表了寻求真理的人。
最后一句“应有石人来点头”,诗人以回应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如果有石佛能够谈论宇宙的奥秘,那么就会有寻求真理的人来听它的话并点头。这里诗人强调了真理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理解。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诗人通过描绘石人和石佛来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永恒、真理和智慧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永恒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