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天津晚步》 危亭独坐人,浪把兴亡阅。

危亭独坐人,浪把兴亡阅。

意思:危亭独坐人,波浪把兴亡阅。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天津晚步》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芝盖久稀疏,暮云空坱北。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禁御尚连延,觚棱犹岌嶭。桥势横雌霓,堤形偃初月。}是一首描绘古都北京的诗,通过对古都的宫殿、桥梁、堤坝、亭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兴亡的感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这表明诗人对这座古都的历史悠久和沧桑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千年”这个词语,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间的无奈。而“闲宫阙”则表达了这座古都如今已经空旷寂寥,曾经的繁华已经不再,只有宫殿的遗迹留存下来。 接着,诗中描述了宫殿的壮观和雄伟,“禁御尚连延,觚棱犹岌嶭”,这些词语描绘了宫殿的庄严和雄伟,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皇家建筑的敬仰之情。 在描绘桥梁时,诗人使用了“桥势横雌霓,堤形偃初月”这样的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桥梁的形状和气势,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之美的欣赏。 最后,诗人在描绘“{左氵右上厂下墨}润岸已深,汉唐时既歇”时,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兴亡的感悟。这里的“{左氵右上厂下墨}润岸”指的是河流边湿润的土地,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汉唐时既歇”则表达了对汉唐盛世的怀念和对兴亡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古都北京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兴亡的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和意象,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和情感共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芝盖久稀疏,暮云空坱北。
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
禁御尚连延,觚棱犹岌嶭。
桥势横雌霓,堤形偃初月。
{左氵右上厂下墨}润岸已深,汉唐时既歇。
危亭独坐人,浪把兴亡阅。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兴亡

    读音:xīng wáng

    繁体字:興亡

    短语:盛衰

    英语:rise and fall

    意思:(兴亡,兴亡)

     1.兴盛和衰亡。多指国家局势的变迁。
      

  • 危亭

    读音:wēi tíng

    繁体字:危亭

    意思:耸立于高处的亭子。
      ▶唐·白居易《春日题干元寺上方最高峰亭》诗:“危亭绝顶四无邻,见尽三千世界春。”
      ▶朱自清《南京》:“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

  • 独坐

    读音:dú zuò

    繁体字:獨坐

    意思:(独坐,独坐)

     1.一个人坐着。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睹。”
      ▶唐·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清·方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