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金陵道中寄》 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

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

意思:开始为分路客,莫问向角心。

出自作者[唐]曹松的《金陵道中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它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知音的期待和思念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忍受苦难,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和期待着知音的出现。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深深眷恋和渴望。 首联“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忍受苦难中等待知音的情景。这里的“忍苦”并非简单的描述,而是包含了诗人的孤独、寂寞、痛苦和无奈,而“无时省废吟”则表达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和期待知音的出现,废寝忘食地吟诗作赋,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深深眷恋。 颔联“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诗人表达了与知音分别后的离别之情。这里的“分路客”指的是分别后的离别,“向隅心”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失落。诗人希望与知音再次相见,不要问及离别后的孤独和痛苦,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坚强。 颈联“峤翠藏幽瀑,枝风下晓禽”,诗人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以景衬情,表达了对知音的思念之情。这里的“峤翠”指的是山峰的翠绿,“幽瀑”则是指深山中的瀑布,“晓禽”则是指清晨的鸟鸣。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让诗人更加思念知音,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深深眷恋。 尾联“忆君秋欲尽,马上秣陵砧”,诗人表达了对知音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离开秣陵,前往别处。这里的“秣陵砧”指的是在秣陵制作的砧石,常用来敲打衣物等物品的工具。诗人即将离开,而心中却充满了对知音的思念和牵挂,表达了诗人的深情厚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优美而富有感染力,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的豁达和坚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忍苦待知音,无时省废吟。
始为分路客,莫问向隅心。
峤翠藏幽瀑,枝风下晓禽。
忆君秋欲尽,马上秣陵砧。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关键词解释

  • 分路

    读音:fēn lù

    繁体字:分路

    英语:shunt

    意思:
     1.谓分道而行。
      ▶《北齐书•琅邪王俨传》:“魏氏旧制,中丞出,清道,与皇太子分路行。”
      ▶宋·陆游《秋思》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