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守居园池杂题·南园》 紫椹熟未熟,但闻黄栗留。

紫椹熟未熟,但闻黄栗留。

意思:紫桑葚成熟不成熟,只听到黄栗留下。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南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农桑乘晓日,凌乱如碧油。紫椹熟未熟,但闻黄栗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美丽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田园风光。 首句“农桑乘晓日”描绘了清晨的农村生活场景,农民们趁着破晓的阳光开始了一天的农事活动。这句诗给人一种清新、朝气蓬勃的感觉,仿佛一幅生动的农村画卷展现在眼前。 “凌乱如碧油”形象地描绘了农具凌乱散落的场景,这既是勤劳的农民结束了一晚的辛勤劳动,又为下一阶段的劳作做好了准备。这句诗给人一种忙碌而有序的感觉,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有条不紊的生活态度。 “紫椹熟未熟”一句,诗人通过描述紫色的桑椹是否熟透,巧妙地引出了农村丰富的农产品和丰饶的自然环境。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但闻黄栗留”则描绘了鸟鸣声声,唤醒了沉睡的农村。这句诗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仿佛整个农村都被鸟鸣声所唤醒,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田园风光。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关注和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勤劳进取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美好和温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农桑乘晓日,凌乱如碧油。
紫椹熟未熟,但闻黄栗留。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栗留

    读音:lì liú

    繁体字:慄留

    意思:“黄栗留”的省称,即黄莺。
      ▶金路铎《高唐刘氏驻春园》诗:“醉乡天地白日永,鶗鴃栗留皆好音。”
      ▶清·查学《女冠子•春恨》词:“栗留啼也,唤起多少情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