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恩共心赏,霜月泪沾裾。
意思:这恩典共心赏,霜月泪沾湿衣襟。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挽永康守成寺簿同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爱、根源于天性,强调了传统美德的重要性。诗中通过描述棣华、玉树等象征友爱的意象,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经济政策的不满和对循良之士的期待。最后,通过表达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感恩之心。
首联“友爱根天性,今人古与俱”,直接点明友爱的根源在于人的天性,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美德都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联通过强调友爱的普遍性和永恒性,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敬仰和珍视。
颔联“棣华虽殄瘁,玉树更扶疏”,描述了即使棣华凋零,但玉树依然茂盛,象征着即使友爱有所损伤,但传统美德依然能够传承下去。这一联通过对比凋零的棣华和茂盛的玉树,强调了传统美德的坚韧和生命力。
颈联“经济终齎恨,循良谁读书”,表达了对经济政策的不满和对循良之士的期待。经济政策的不公和不义,使得很多人无法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而循良之士则期待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一联通过表达对经济政策的批评和对循良之士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尾联“兹恩共心赏,霜月泪沾裾”,表达了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诗人感谢朝廷的恩泽,同时也为自己的感恩之心感到自豪和欣慰。这一联通过表达感激之情,展现了诗人的感恩之心和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友爱、传统美德、经济政策、感恩之情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德的珍视和传承、对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追求以及对朝廷恩泽的感激之情。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