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意思:云横晋国尘与黑暗,路转吴江消息不通。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朋友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首句“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描绘了诗人酒后的离别思绪无边无际,他向西望去,回忆着在扬州的几位朋友。这里的“维扬”指的是扬州,一个自古繁华的都市,也是诗人和朋友们相遇的地方。“忆数公”则暗示了那些在他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朋友。 “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漂泊生涯和过去朋友们共同的理想。然而,“一家知奖意曾同”一句中,“知奖意”可能指的是互相鼓励和支持,共同追求理想的意思。然而现在,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漂泊,这无疑加深了他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他想象着远方(“晋国”)的云雾缭绕,尘埃满天,可能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而通往吴江的道路虽然改变了,但朋友的情谊却依然不变,这无疑加深了他的思念之情。 “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最后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泪水。他觉得现在自己就像卢子谅一样(卢子谅的诗作中有“泪下沾衣裳”),被寒风侵袭,满襟泪水。这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离别思绪、漂泊生涯、思念之情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和悲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朋友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酒阑离思浩无穷,西望维扬忆数公。
万里飘零身未了,一家知奖意曾同。
云横晋国尘应暗,路转吴江信不通。
今日便成卢子谅,满襟珠泪堕霜风。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吴江

    读音:wú jiāng

    繁体字:吳江

    意思:(吴江,吴江)

     1.吴淞江的别称。
      ▶《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
      ▶宋·毛滂《过吴淞江》诗:“

  • 不通

    读音:bù tōng

    繁体字:不通

    短语:拥塞 隔阂 阻塞 短路 梗塞 梗 打断 梗阻 闭塞 堵塞 绿灯 卡住 淤塞 死 淤 阻隔 过不去

    英语:be obstructed

  • 江信

    读音:jiāng xìn

    繁体字:江信

    意思:谓江水定时涨落。
      ▶唐·皎然《冬日送颜延之明府抚州觐叔父》诗:“天寒惊断雁,江信望迴潮。”

    造句:暂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