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意思:中林有路到花尽,一天没有人看竹回。

出自作者[唐]赵嘏的《越中寺居寄上主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而寂静的诗,充满了宁静、孤独与内敛的美感。诗中的野寺、静谧的环境、花尽的林中小路、无人看管的竹林,都形成了一种孤独、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自晒诗书、为僧留门等细节,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的静谧和深沉。 首联“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描绘了诗人初次访问野寺的情景,通过“初容”二字,表现出诗人对野寺的期待和恭敬之心。在晚晴的江面上,远远地看到寺庙的楼台,形成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感。 颔联“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进一步描绘了野寺周围的环境。林中的小路直通到花开尽头,一日无人看守的竹林回荡着寂静的气息,进一步表现了野寺的静谧和孤独。 颈联“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行为。雨后自晒诗书,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为僧留门,则表现出他对佛教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诗人用“苦心”二字表达了他对恩情的深沉感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苦涩体验。他表示,如果用这样的苦心去酬谢恩情,那么他就不敢去吟咏春天,回忆酒杯,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内敛和深沉。 整首诗通过描绘野寺的静谧环境,以及诗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苦涩体验和感恩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作者介绍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关键词解释

  • 中林

    读音:zhōng lín

    繁体字:中林

    英语:standard coppice

    意思:林野。
      ▶《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毛传:“中林,林中。”
      

  • 一日

    读音:yī rì

    繁体字:一日

    英语:legal day

    意思:
     1.一昼夜;一天。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