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夏日》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意思:等到这军中时间,没有妨碍文雅游。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夏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边疆深夏的景色,整首诗气氛清新,色彩明亮,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 首联“穷边已深夏,气色耿清秋”描绘了边疆深夏的景色,虽然已经是深夏,但是气色却像清秋一样清爽。这种写法既表现了边疆的气候特点,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受。 颔联“鲜旭开山郭,凉烟澹戍楼”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景色,鲜旭的阳光照亮了山郭,凉烟笼罩着戍楼。这两句诗以鲜明的色彩和清新的气息,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 颈联“兜零烽火息,区脱虏尘收”描述了边疆的战事已经平息,烽火熄灭,敌人已经退去。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平的期盼和对战争结束的喜悦。 尾联“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则表现了诗人在军中的闲暇之余,仍然不忘文雅之游,展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整首诗以边疆深夏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国家和平的期盼以及对文化素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穷边已深夏,气色耿清秋。
鲜旭开山郭,凉烟澹戍楼。
兜零烽火息,区脱虏尘收。
迨此军中暇,无妨文雅游。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文雅

    读音:wén yǎ

    繁体字:文雅

    短语:雅 雅致 雅观 古雅 淡雅

    英语:refined

    意思:
     1.温文尔雅,讲礼仪而不粗鄙。
      ▶《大戴礼记•保傅

  • 无妨

    读音:wú fáng

    繁体字:無妨

    短语:何妨

    英语:just as well

    意思:(无妨,无妨)

     1.没有祸害;没有妨害。
      ▶《楚辞•招魂》:

  • 雅游

    读音:yǎ yóu

    繁体字:雅游

    意思:(参见雅游)

     1.向来善于交际。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项王立诸侯王,张耳雅游,人多为之言。”
      ▶裴骃集解引韦昭曰:“雅,素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