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浦有怀》 鸿雁哀哀背朔方,余霞倒影画潇湘。

鸿雁哀哀背朔方,余霞倒影画潇湘。

意思:鸿雁哀哀背朔方,我想倒影画潇湘。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湘浦有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鸿雁哀鸣为引子,描绘了一幅壮美而又深情的湘西春暮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如梦的世界。 首联“鸿雁哀哀背朔方,余霞倒影画潇湘。”诗人以鸿雁哀鸣为引,表达了远离故乡的悲凉之情。朔方,代指北方,与潇湘形成对比,一北一南,一冷一暖。“哀哀”一词,更加强调了离别的哀伤。余霞倒影,描绘了夕阳下的湘江美景,如画一般。这一联以景起兴,情景交融,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湘西的暮春景色。长汀细草,描绘了水边长草被春浪拂过的景象,带出了无尽的愁思。古渡寒花倚夕阳,则以寒花倚靠夕阳的画面,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动静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颈联“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卷一蓬霜。”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更为深邃的夜色。鬼树在夜色中燃起千炬火,与渔舟上的蓬霜一同展现出湘西的神秘和寂寥。这一联以生动的意象和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全诗的氛围。 尾联“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本是渔翁的心愿,为了追求明亮的时光和繁华之地,才来到了帝乡。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明亮的追求,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全诗以鸿雁哀鸣为引,通过描绘湘西的春暮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诗中既有离别的哀伤,又有对明亮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如梦的世界。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鸿雁哀哀背朔方,余霞倒影画潇湘。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
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卷一蓬霜。
侬家本是持竿者,为爱明时入帝乡。

关键词解释

  • 余霞

    读音:yú xiá

    繁体字:餘霞

    意思:(余霞,余霞)
    残霞。
      ▶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唐·白居易《秋日与张宾客舒着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嵩峰余霞锦绮卷

  • 朔方

    读音:shuò fāng

    繁体字:朔方

    英语:North

    意思:
     1.北方。
      ▶《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
      ▶蔡沈集传:“朔方,北荒之地。”
     

  • 鸿雁

    读音:hóng yàn

    繁体字:鴻雁

    短语:雁 大雁 鸿

    英语:swan goose

    意思:(鸿雁,鸿雁)
    见“鸿鴈”。

    详细释义

  • 哀哀

    读音:āi āi

    繁体字:哀哀

    英语:Sorrowful.

    意思:悲伤不已貌。
      ▶《诗•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郑玄笺:“哀哀者,恨不得终养父母,报其生长己之苦。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