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君之出矣》 砧杵夜不发。

砧杵夜不发。

意思:捣衣石杵夜不发。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令晖的《自君之出矣》

全文创作背景

鲍令晖的《自君之出矣》是一首描写思妇思念远方丈夫的诗歌。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战争频繁,社会混乱。因此,很多家庭都面临着分离和思念的痛苦。鲍令晖的诗歌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思念之情。 其次,鲍令晖本人也可能有亲身经历或见证过类似的情感经历,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她可能见到过许多妇女因为战争或其他原因而与丈夫分离,深受思念之苦。 最后,这首诗歌也可能是受到了乐府旧题《自君之出矣》的影响。乐府诗歌中有很多描写思念之情的作品,《自君之出矣》就是其中之一。鲍令晖可能受到了这些诗歌的启发,创作了这首诗歌。 综上所述,鲍令晖的《自君之出矣》的创作背景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鲍令晖个人的经历以及乐府诗歌的影响都有关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君之出矣。
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
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
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
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
除春待君还。
作者介绍 鲍令晖简介
鲍令晖,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关键词解释

  • 砧杵

    读音:zhēn chǔ

    繁体字:砧杵

    英语:anvil and pestle

    意思:亦作“碪杵”。
     捣衣石和棒槌。亦指捣衣。
      ▶南朝·宋·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诗:“砧杵夜不发,高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