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东巡部纪行》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意思:酬酬你们,不觉得诗笔秃。

出自作者[宋]袁甫的《江东巡部纪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游历山路的诗,通过对山路、风景、经历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 首段描述了作者驾车穿过山路,欣赏着山间平缓的地形和美丽的风景。作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感受到了山路上的风和雪的挑战。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对历史产生了感慨。他感叹自己经历了无数的劫难,但仍然感到生命的珍贵和自然的美丽。他看到了山顶上的九华山,感受到了它的寒翠光,这让他想起了李白等历史人物。 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探索也体现在诗中,他表达了对三洞天的向往,渴望能够见到神仙。他感受到了山中的鬼神哭泣,星月照亮了山中的缝隙。他看到了金沙和祖师灯,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在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他感谢友人之间的赓酬,让他感到诗笔的灵动和创作的快乐。他也对歙州和黄山等地的美景感到遗憾,希望能够有机会去探索仙窟。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山路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友情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过三之一,轻车走阡陌。
平坂抹池阳,迤逦山路埆。
凤颠吹人面,雪滑皲人足。
忽然铜钲挂,九华醒两目。
自经千万劫,寒翠光堪摘。
半霄非人间,大江横其侧。
行行逼宣州,麻姑正面矗。
且上敬亭山,感慨怀李白。
听说三洞天,渴见恨无翮。
岩幽鬼神哭,罅开星月烛。
金沙烂吾前,祖师灯未没。
赓酬二三子,不觉诗笔秃。
歙州我旧游,迎笑儿童簇。
本无棠荫芾,漫云恩波沐。
黄山怅无缘,不得搜仙窟。
祁门山何如,险与石埭埒。

关键词解释

  • 二三子

    解释

    二三子 èrsānzǐ

    [all of you] 诸位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引用解释

    犹言诸君;几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 赓酬

    读音:gēng chóu

    繁体字:賡酬

    意思:(赓酬,赓酬)
    谓以诗歌与人相赠答。
      ▶宋·王安石《题正觉相上人箨龙轩》诗:“此地七贤谁笑傲,何时六逸自赓酬。”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七》:“已而与之

  • 二三

    读音:èr sān

    繁体字:二三

    意思:
     1.谓不专一;反覆无定。
      ▶《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传:“二三,言不一。”
      ▶《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