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憩河阳郡斋三首》 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

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

意思:梨枣树知道秋晚,桑麻验证风俗淳。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初憩河阳郡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河洛周郊的盛会,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文景观和百姓生活,展示了该地区的美丽和和谐。 首联“河洛周郊会,风烟晋部邻。”以简洁的笔法概括了主题,将河洛周郊的盛会与风烟缭绕的晋部相邻,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此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即对盛会的赞美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欣赏。 颔联“人传种花县,地记躍鱼津。”通过引用“种花县”的传说和“躍鱼津”的地名,进一步描绘了河洛周郊的美丽和富饶。这里的“种花县”可能暗指该地区盛产花卉,而“躍鱼津”则描绘了该地水乡的景象,鱼跃水面,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颈联“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通过描绘梨枣和桑麻的秋季景象,以及百姓从事农桑的表现,进一步验证了该地的淳朴民风。梨枣和桑麻是农耕生活的象征,秋季时节的丰收景象反映了当地百姓勤劳耕作、生活富足。而“验俗淳”则进一步强调了当地民风的淳朴和善良。 尾联“惟忧三载课,无术效臣恂。”诗人表达了对当地教育事业的担忧,因为担心三年内无法实现教育效果。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地教育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无法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无奈和遗憾。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河洛周郊盛会的赞美和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该地区的美丽和和谐。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当地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担忧,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洛周郊会,风烟晋部邻。
人传种花县,地记躍鱼津。
梨枣知秋晚,桑麻验俗淳。
惟忧三载课,无术效臣恂。

关键词解释

  • 梨枣

    读音:lí zǎo

    繁体字:梨棗

    英语:pear and date-printing blocks

    意思:(梨枣,梨枣)

     1.梨子和枣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 桑麻

    引用解释

    1.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管子·牧民》:“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宋 辛弃疾 《鹧鸪天·春日即事题毛村酒垆》词:“閒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2.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相见无杂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