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
意思:烧香拜一百本心,同修
出自作者[元]马钰的《踏云行 赠无为散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三髻山侗,拜闻张氏。看人布施终非是。临渊休羡锦鳞肥,退而结网脂瞻视。欲住蓬瀛,何劳翘俟。蓬头垢面忘尘事。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首先,诗中提到了“三髻山侗”,这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修行或追求的阶段。在山侗阶段,人们可能会经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只有通过这些磨砺,才能达到更高的境界。
“看人布施终非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无私奉献的尊重和理解,但也透露出一种对过于强调物质施舍的反思。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拥有,而在于内心的善良和对他人的关爱。
“临渊休羡锦鳞肥”这句话可能是对那些只关注物质享受的人的一种批评。它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内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仅仅羡慕别人的物质财富。
“退而结网脂瞻视”这句话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决心。它鼓励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并制定出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欲住蓬瀛,何劳翘俟。蓬头垢面忘尘事”这句话是对追求更高境界的鼓励和赞美。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的现状如何,我们都应该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不要被世俗的尘事所困扰。
最后,“焚香百拜本夫心,同修”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道德和信仰的坚定信念。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以真诚的心去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断修身养性,与他人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它鼓励我们要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要被物质财富所迷惑,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断修身养性,与他人共同进步。这首诗充满了智慧和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 黄菊本夫物,先随元化生。-- 出自《酬邻几问不饮栽菊》作者:[宋]司马光
- 远本夫、缝合阴门,自古今无二。-- 出自《清心镜 兴平郭姑来投全真堂下修行》作者:[元]马钰
- 翦烛焚香。-- 出自《沁园春·五彩云中》作者:[宋]陈人杰
- 焚香此瞻仰。-- 出自《谒璿上人(并序)》作者:[唐]王维
- 扫地焚香-- 出自《南乡子·游子绕天涯》作者:[元]刘秉忠
- 稽首焚香。-- 出自《行香子 谢公主惠香二首》作者:[元]王处一
- 隐几焚香。-- 出自《减字木兰花·如何则可》作者:[宋]李曾伯
- 百拜诗魔。-- 出自《四仙韵》作者:[元]马钰
- 百拜叔父意。-- 出自《说之有真墨一为仪真贼所焚伏蒙二十二叔特以》作者:[宋]晁说之
- 百拜奄来宅。-- 出自《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二》作者:[南北朝]沈约
-
孔林百拜瞻茔墓。-- 出自《贺新郎·醉醒琼花露》作者:[宋]王奕
- 献酬百拜,升降有礼。-- 出自《淳于髠酒谏》作者:[宋]邵雍
-
妇前百拜儿称寿。-- 出自《虞美人·无端嫁得龙头客》作者:[宋]魏了翁
- 眼约心同。-- 出自《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作者:[元]王寂
- 带结心同。-- 出自《浪淘沙 题阙》作者:[元]白朴
- 两心同。-- 出自《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作者:[宋]张先
- 此心同。-- 出自《春从天上来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天下》作者:[元]卢挚
- 关山千里两心同。-- 出自《鹧鸪天·梦绕天涯去意浓》作者:[宋]刘学箕
- 世心同所同。-- 出自《十喻诗 灵空诗》作者:[南北朝]萧衍
- 墨黑修鲇。-- 出自《行香子·雪白肥鰜》作者:[宋]刘学箕
- 厥修六艺。-- 出自《释奠诗应令》作者:[隋]江总
- 下手修仙果。-- 出自《点绛唇·学道难成》作者:[元]尹志平
- 振翼修形容。-- 出自《翠鸟诗》作者:[汉]蔡邕
- 大国修聘礼。-- 出自《将命至邺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梁王修竹园。-- 出自《奉报赵王惠酒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蛾眉修绿。-- 出自《雨霖铃·蛾眉修绿》作者:[宋]李纲
- 奉劝修何。-- 出自《金莲出玉花 劝刘法司放鹦鹉》作者:[元]马钰
- 修仙客。-- 出自《蓬莱客 劝道 拆心字起 洞玄金玉集卷之九》作者:[元]马钰
- 修园圃。-- 出自《清心镜 内修圃赠徐先生》作者:[元]马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