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怀汶阳兄弟》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意思:天高霜月砧声痛苦,风满寒林树叶黄。

出自作者[唐]刘沧的《怀汶阳兄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联“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诗人回头看那云岭,思绪如茫茫云海,无边无际。而几处关河隔断了他的归路,这不仅表达了路途遥远,更象征着诗人与家乡间的阻隔。汶阳地区是诗人的故乡,这里的水土人情都让他有着深厚的情感。 颔联“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诗人与家人书信断绝已久,乡国之远,使得彼此音信久隔。而兄弟们无法劳作,导致海田荒芜。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念,也描绘出家人生活的艰辛。 颈联“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高天之上,霜月凄凉,捣衣声苦,满地枯叶黄。秋风萧瑟,寒风刺骨,更增添了诗人的思乡之苦。 尾联“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诗人每日徘徊歧路,却始终无法归家。秋天来临,只能羡慕那些成行的飞雁归巢。这里既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失落,也揭示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 这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家人的困境、秋天的景象以及归家的渴望,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
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
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叶黄。
终日路岐归未得,秋来空羡雁成行。

关键词解释

  • 寒林

    读音:hán lín

    繁体字:寒林

    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恻,翫春翘而有思。”
      ▶唐·王维《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范仲淹

  • 霜月

    读音:shuāng yuè

    繁体字:霜月

    英语:Frimaire

    意思:
     1.指农历七月。
      ▶《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读书

  • 砧声

    读音:zhēn shēng

    繁体字:砧聲

    意思:(砧声,砧声)
    亦作“碪声”。
     捣衣声。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元好问《短日》诗:“短日碪声急

  • 林木

    读音:lín mù

    繁体字:林木

    短语:乔木 灌木

    英语:forest

    意思:
     1.树林。
      ▶《荀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