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农难》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意思:周公不妨碍圣人,柳下惠不妨碍贤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农难》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农事为题材,通过对稂莠、嘉禾的比喻,表达了对贤愚不辨、是非混淆的社会的批评。 首联“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以稂莠与嘉禾并生来比喻社会上贤愚不分、好坏同田,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质疑。 颔联“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老农厌恶这种不分是非的状况,就像庄稼被杂草侵蚀一样,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颈联“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用管蔡和盗跖的例子来比喻那些表面相似但本质不同的事物,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尾联“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对勤劳的农民表示赞美,他们能够明辨是非,取舍得当,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美。 整首诗以农事为载体,通过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稂莠非所殖,嘉禾共一田。
老农实恶之,岂共时稼捐。
管蔡与盗跖,同气讵能迁。
周公不妨圣,柳惠不妨贤。
贤哉彼薅矣,取舍得其然。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柳惠

    读音:liǔ huì

    繁体字:柳惠

    意思:春秋·柳下惠的省称。
      ▶汉·班固《答宾戏》:“若乃伯夷抗行于首阳,柳惠降志于辱仕……真吾徒之师表也。”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且子文三显,色不加悦;柳惠三黜

  • 周公

    读音:zhōu gōng

    繁体字:周公

    英语:Zhougong

    意思:
     1.西周初期政治家。姓姬名旦,也称叔旦。
      ▶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辅武王灭商。
      ▶武王崩,成王幼

  • 不妨

    读音:bù fáng

    繁体字:不妨

    英语:there is no harm in

    意思:
     1.表示可以、无妨碍之意。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世人或端坐奥室,不妨言笑,盛

  • 妨贤

    读音:fáng xián

    繁体字:妨賢

    意思:(妨贤,妨贤)
    谓阻碍贤者登进。
      ▶《汉书•王尊传》:“各自底厉,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
      ▶唐·司空图《重阳独登上方》诗:“退居还有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