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梧州陈司马山斋》 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

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

意思:南方没有霜霰,连续几年对物华。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题梧州陈司马山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是一首描绘南国独特气候和自然风貌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南国季节更替、草木荣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北方边疆战乱、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句“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直接描绘了南国的气候特点,没有严冬的霜雪,四季如春,因此可以“连年对物华”,即一年四季都是万物生长的好时光。这句诗展现了南国的温暖和生机,给人一种和谐美好的印象。 “青林暗换叶,红蕊亦开花”则进一步描绘了南国的自然景色。青林换叶,红蕊开花,色彩丰富,生机勃勃。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春去无山鸟,秋来见海槎”这两句诗描绘了南国的另一种风情,鸟儿在春天离去,秋天到来时才出现在海边。这句诗展现了南国的空旷和寂静,也表达了作者对南国季节变换的感慨。 最后,“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一句,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北方边疆战乱、人民疾苦的同情。虽然流淌的芳香可以使人愉悦,但最终也会像被贬谪到长沙的屈原一样悲伤。这句诗将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相对比,引发了作者的感慨和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国四季更替、草木荣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北方边疆战乱、人民疾苦的同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亦开花。
春去无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物华

    读音:wù huá

    繁体字:物華

    意思:(物华,物华)

     1.自然景物。
      ▶南朝·梁·柳恽《赠吴均》诗之一:“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唐·杜甫《曲江陪郑南史饮》诗:“自知白髮非春事,且尽

  • 连年

    读音:lián nián

    繁体字:連年

    短语:经年累月 从小到大

    英语:(n) in consecutive or successive years

    意思:(连年,连年)

  • 南国

    读音:nán guó

    繁体字:南國

    英语:southland

    意思:(南国,南国)

     1.古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 年对

    读音:nián duì

    繁体字:年對

    意思:(年对,年对)
    春联。阴历新年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
      ▶明·袁宏道《己亥元日晨起》诗:“官卑心亦暇,骑马看年对。”

    解释:1.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